NEWS
媒體報道外貿活力不斷釋放 進出口連續3個月雙增
發布時間:2025-09-12
9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29.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17.61萬億元,增長6.9%。
具體而言,進口、出口已連續3個月實現雙增長。8月當月,我國對非洲、東盟、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貿易伙伴的出口增速明顯加快。其中,對非洲、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的出口呈雙位數增長,分別達26.4%、23%、10.8%和10.4%。
8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4.8%,較上月收窄3.2個百分點;進口增長1.7%,較上月收窄3.1個百分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8月進出口數據仍保持了平穩增長,并沒有因為前期關稅政策變動而出現大起大落。當前國際貿易仍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憑借貿易伙伴多元化以及國內產業體系的內生競爭力,外貿韌性持續彰顯。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8月出口增速放緩主要源自當月對美出口降幅擴大,但同時,我國貿易多元化正在對外部經貿環境波動形成重要緩沖,這也是8月出口保持同比正增長的主要原因。
貿易伙伴“多點開花”為外貿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以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為例,今年5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3.0版包含了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等9個新增章節。商務部副部長鄢東9月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中國和東盟共同維護和深化自由貿易的標志性成果,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的確定性。中方將推動年底前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后續中方還會圍繞9個雙方達成共識的重點領域開展互利合作。其中,在綠色領域,將推動綠色貿易發展,加強與東盟國家在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
回顧前8個月外貿形勢時,除了增長韌性,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還提到了“活力不斷釋放”。這一點在出口商品上有具體體現。記者梳理海關總署數據發現,今年8月,機電產品出口額占當月總體出口額的比重已超過61%,為本年內的月度最高值。今年前8個月,機電產品出口額達10.6萬億元,增長9.2%,占出口總值的比重為60.2%。
白明告訴記者,最近20年,機電產品出口額占比始終接近60%,而今年突破了60%,這背后是中國制造數年來的持續突破。“前幾年是家電,后來是手機,這兩年是‘新三樣’。”白明用形象的說法指出,機電產品總有“領頭羊”出現,“一只羊累了馬上有第二只羊跟上”。
在具體產品中,集成電路、船舶、汽車(包括底盤)、液晶平板顯示模組前8個月出口額的累計增速均快于機電產品的整體出口增速,分別達到23.3%、19.5%、11.9%和9.9%。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數據顯示,今年8月,在新能源汽車中,純電車型(BEV)、插電混動(PHEV)和增程式電動車(EREV)的出口量分別為13.4萬輛、6.5萬輛和0.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6.4%、230.1%和4658.3%。
“相對于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的內生動力更足,在錯綜復雜的外部形勢下,就更需要看到這些機電產品的內生競爭力。”白明認為,機電產品仍大有可為,后續穩增長依舊要夯實外貿出口發展的產業基礎,有了好的產業基礎,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
具體而言,進口、出口已連續3個月實現雙增長。8月當月,我國對非洲、東盟、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貿易伙伴的出口增速明顯加快。其中,對非洲、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的出口呈雙位數增長,分別達26.4%、23%、10.8%和10.4%。
8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4.8%,較上月收窄3.2個百分點;進口增長1.7%,較上月收窄3.1個百分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8月進出口數據仍保持了平穩增長,并沒有因為前期關稅政策變動而出現大起大落。當前國際貿易仍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憑借貿易伙伴多元化以及國內產業體系的內生競爭力,外貿韌性持續彰顯。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8月出口增速放緩主要源自當月對美出口降幅擴大,但同時,我國貿易多元化正在對外部經貿環境波動形成重要緩沖,這也是8月出口保持同比正增長的主要原因。
貿易伙伴“多點開花”為外貿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以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為例,今年5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3.0版包含了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等9個新增章節。商務部副部長鄢東9月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中國和東盟共同維護和深化自由貿易的標志性成果,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的確定性。中方將推動年底前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后續中方還會圍繞9個雙方達成共識的重點領域開展互利合作。其中,在綠色領域,將推動綠色貿易發展,加強與東盟國家在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
回顧前8個月外貿形勢時,除了增長韌性,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還提到了“活力不斷釋放”。這一點在出口商品上有具體體現。記者梳理海關總署數據發現,今年8月,機電產品出口額占當月總體出口額的比重已超過61%,為本年內的月度最高值。今年前8個月,機電產品出口額達10.6萬億元,增長9.2%,占出口總值的比重為60.2%。
白明告訴記者,最近20年,機電產品出口額占比始終接近60%,而今年突破了60%,這背后是中國制造數年來的持續突破。“前幾年是家電,后來是手機,這兩年是‘新三樣’。”白明用形象的說法指出,機電產品總有“領頭羊”出現,“一只羊累了馬上有第二只羊跟上”。
在具體產品中,集成電路、船舶、汽車(包括底盤)、液晶平板顯示模組前8個月出口額的累計增速均快于機電產品的整體出口增速,分別達到23.3%、19.5%、11.9%和9.9%。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數據顯示,今年8月,在新能源汽車中,純電車型(BEV)、插電混動(PHEV)和增程式電動車(EREV)的出口量分別為13.4萬輛、6.5萬輛和0.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6.4%、230.1%和4658.3%。
“相對于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的內生動力更足,在錯綜復雜的外部形勢下,就更需要看到這些機電產品的內生競爭力。”白明認為,機電產品仍大有可為,后續穩增長依舊要夯實外貿出口發展的產業基礎,有了好的產業基礎,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 秦燕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電商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